你的位置:首页 > IT资讯 > 行业新闻

网络机房数据中心一般都建在哪?

更新:2020-08-11 15:14:00      点击:
  • 品牌型号   
  • 市 场 价      元
  • 优 惠 价      元
  • 产品描述网络机房数据中心一般都建在哪?
产品介绍
网络机房数据中心一般都建在哪? 


从地理位置来看,近20年来,数据中心的布局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店选址在市区。前些年都还没大数据中心这一专有名词,那时候各种企业担负大数据中心这一职责的一般叫数据中心或网络信息中心,主机房的经营规模并不大,基本上都会500平米下。

此时机房一般位于市中心各办公楼,如银行、保险、电力、政府机关等机房与办公楼为一体。 到了今天,大街小巷的办公大楼里还有很多小数据中心在运转。


第二阶段,在郊区布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量急剧增加,传统机房无法满足需求。 这时机房的布局开始地域化,数千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开始出现,但由于中心城市的土地资源极度不足,这些数千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就只能在郊区安家。


许多大型机构,如银行、保险等,开始呈现全国数据集中化的倾向。 运营商是这样的数据中心建设的祖先,早期各大运营商的通信中心室逐渐向全业务室发展,不仅担负着语音通信数据流的核心作用,同时还承担着辖区内用户数据、收费数据、业务数据以及互联网数据处理的作用,这类机房的面积一般为5000平方-10000平方米。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主机业务的需求大量涌现。 主机是指互联网公司租用经营者的机房,将自己的设备保管在经营者的机房中,经营者提供对应机房基础设施和网络的访问,开始出现各种IDC机房。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成长,托管设备呈井喷之势。 从成本和数据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大型互联网运营商在2006年左右开始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如腾讯第一代数据中心。这种数据中心的特征是通过直接租用运营商的传输链路,将数据中心内部的一部分区域作为运营商的传输室,直接访问运营商的网络。例如,笔者工作的某个数据中心位于上海的周边。 该地区集中了各大银行总店级的数据中心,各银行占地规模超过100亩,这样大的占地在市中心部几乎不现实。

第三阶段,选择异地远程化。 数据中心开始了大量的远程化建设,从地理上看,逐渐远离了第二线城市。 数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开始大量出现,数据中心的耗电量越来越大。而大数据中心的制冷机组是大数据中心的耗电量种植大户,以便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支出,各种互联网大佬刚开始在温度低、热管散热标准好、水电费低的地区规模性基本建设大数据中心。

在第三阶段有两个大数据中心基本建设的受欢迎地区,一个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是贵州省。事实上在贵州省以前,内蒙古自治区就变成了各种互联网公司的抢手货。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锡林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区都聚集开始了IDC的基本建设。 

随着第三阶段数据中心建设的发展,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接连接点的建设也进一步促进。 国家级互联网中坚直接连接点作为国家重要通信枢纽,主要是聚集和沟通区域乃至全国网际通信流量,是我国互联网互联结构顶层的重要环节。

早期,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国家级中坚直接点。 2013年12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除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中坚直连点外,还将增设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南京、重庆和郑州三个新的中坚直连点使国家级直联点增加至10个。截止2014年9月,全国10个骨干直联点已经全部投入使用。

2016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浙江、福建、贵州增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申请进行了评审。会后陆续批复同意增设杭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这使得国家级直连点增加到13个。

如果数据中心所处的区域没有国家级网络直连节点,那么该数据中心的对外服务实际上是需要经过北京、西安等地的上级节点跳转。那么国家级网络直连点有什么好处呢?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节点开通时是这么介绍的:2017年度,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在全国率先采用100G板卡互联,具备双向800G网间互联能力,建设带宽位居10个新增直联点首位。

根据福建省公布的数据显示,福州骨干节点建设完成后,福建省内互联网网间平均时延由原来的50毫秒左右降低至10毫秒左右,降幅达80%,丢包率下降到接近于0%;出省互联网网间平均时延由原来的100毫秒左右下降至40毫秒左右,降幅超60%;丢包率由原来的1%左右下降至0.3%左右,降幅达70%。

国家级互联网骨干节点意味着更快、更稳定的访问服务,而这些对大型的数据中心都是不可少的。在骨干节点城市,往往都聚集大量的数据中心,具有发展数据产业的先天优势。


更多产品
关闭